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山西省副省長陳川平在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山西省整合煤礦正式協議簽訂率達到98%。
此外,今后各省市范圍內將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但業內人士表示,此次重組客觀上造成了民間資本的撤退及受創,山西煤炭領域的國進民退或難以面對經濟衰退期。
兼并重組2000余家企業目前,煤炭產業的集中度有了提高。通過兼并重組,山西煤礦企業主體已由2200多家減少到130家,形成4個年生產力億噸級的特大型煤炭集團、3個年生產能力5000萬噸級的大型煤炭集團;形成了以股份制為主體,國有、民營并存的辦礦格局。其中,國有企業辦礦占20%,民營企業辦礦占30%,股份制企業辦礦占50%。
礦井數由2600座壓減到1053座,70%的礦井規模達到90萬噸/年以上,30萬噸/年以下的小煤礦全部淘汰,平均單井規模由30萬噸/年提高到100萬噸/年以上,保留礦井將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
陳川平介紹說,2009年隨著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的推進,山西省煤炭資源回收率和循環利用率、原煤洗選加工率、主要污染源治理達標率、煤層氣(瓦斯)抽采和利用量都將得到顯著提高,煤炭產量逐月逐季增長。煤炭工業經濟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全行業上繳稅金同比增長6.42%。
他表示,截至目前,山西省整合煤礦正式協議簽訂率達到98%,兼并重組主體到位率達到94%,特別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采礦許可證變更已很過80%,還有十多個許可證也將在春節前完成變更,1400多個小煤礦也將在今年基本關閉。
短期或影響煤價能源局副局長吳吟透露,此次山西煤礦兼并重組符合煤炭工業的發展方向,不但要在山西推廣,更要在各省市范圍推進。據悉,在各省市加快推進煤礦企業的兼并重組工作,目前已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