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起中國的互聯網話題,人們首先會想到馬云和馬化騰。但其實,除了這兩位之外,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互聯網風云人物,而我想起這位“85后”青年企業家賴鎮波,龜米的創始人。在這個互聯網經濟時代,手機、平板、筆記本等移動終端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主流,人們使用互聯網的習慣已經從電腦向著這些終端轉變。如果以傳統的經濟思維進入互聯網時代,那么勢必難以適應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狀態以及信息爆炸式的傳播。在互聯網經濟中具備競爭力,就要充分了解互聯網經濟的特點與趨勢,把握互聯網經濟時代的關鍵,從而立于有利地位,這樣的一位85后小伙子把握了當下的趨勢,毅然加入其中,打開了屬于他自己的帝國時代,他就是賴鎮波,一位年輕的企業家! 他打開同城消費的新格局,賴鎮波證實了自己獨到而長遠的眼光。在他看來,所謂成功的企業,都不是靠當前形勢而造就的,都是立足當下、眺望未來從而把握當前風向標,接住時代拋來的橄欖枝,要用未來的眼光解決今天的問題。從而引領公司走得更遠!更強! 在創立龜米的時候,賴鎮波心中已有全局觀。他立足于當下清晰的看清了互聯網的大局,知道自己在大局里面擔當怎樣的角色,發揮如何的作用,創造什么樣的價值,才會有正確的戰略部署。每個企業只有明白自己在整個大局中的價值鏈,自己企業的價值點,你才能真正懂得規劃戰略和制定戰略。 他認為一個成功的互聯網公司,第一要專注且執著,把小事做到極致,做到最優秀,做到別人能記住你;第二要用戶體驗最大化;第三要抓住時機,要趕在一個好點上。 毋庸置疑,他在2015年抓住了好時機,當時的同城消費還沒完善,還有很多可做的事情。在創業的幾年里,他為龜米投入了全部的時間和心血,每一件小事都親力親為,做到了極致。他說:“我對自己研發的App認知是通過不斷地實踐獲取的,不僅僅是問。” 一個優秀的都有著律己的時間管理。賴鎮波每天工作8至10個小時,工作時高效合理地處理事情,其他時間都在思考。“思考自己接下來做什么,思考自己這段時間的總結,有哪個地方做得很好,哪個地方做得不好,所以這個思考的時間不是工作,但它又遠遠超過工作帶給我的重要性。”至于休息的時間,他表示自己每天還是只睡4至6個小時,有的時候會覺得很沮喪,身體很疲憊,精神很疲憊,“我覺得人要學會自我調節,這個非常重要。” 不管是合作過的商家還是接觸過賴鎮波的人,評價起賴鎮波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他是個很nice的合作伙伴。親和豁達,有事請他幫忙,他總會義不容辭地給出力所能及的幫助,即便是超出他能力范圍,他都不會回絕,也會給求助人想辦法。和他合作交流會非常的愉快,談話間很有學識和見解,經常會給人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與他合作時總是會一拍即合,不知不覺間從重要商業伙伴發展成為值得信賴的好朋友。 賴鎮波在事業有成后,也不忘回饋社會,他還關注民生熱心公益。“企業要有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義取利,發揮優勢,擔當作為,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價值,才能彰顯新時代下的社會主義精神。”在帶動比較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他和韶關市武江區政府等地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促進當地的民生經濟發展。賴鎮波不滿足于現狀,不拘泥于現實困境,正步伐堅定地朝著目標奮勇前進。他相信生活處處都是商機,只有熱愛生活,才有被生活所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