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人也懶了,不光神疲體乏,連美容護膚的勁頭都下跌了。每天上班前,都是硬撐著在臉上抹幾下,早沒了以往“化妝如畫皮”的干勁兒。
今天推薦一個養顏法:在我們身上,有一個“美人穴”和一個“養顏穴”,只要灸透這兩個穴位,就能幫你擁有好膚色、好氣色。
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要稍微留心就可以發現,更年期女性以及那些成天心煩意亂、心神不寧的姐妹,幾乎不可能有健康靚麗的容顏。這是為什么呢?
《黃帝內經》曰“心主血脈,其華在面”,認為全身的血脈統屬于心,由心主司,面部的色澤可以反映心血、心氣的盛衰及功能的強弱。
心氣充足且血脈充盈,面部皮膚就會光澤紅潤有彈性;
反之,如果心氣不足、心血虧損,面部供血就會不足,皮膚就得不到滋養,氣色就會偏淡少華,
如果血脈瘀阻,氣色還會晦暗。
也就是說:美麗與氣血息息相關,而全身的血脈都由心主司,所以,心緒不穩是女人容顏的第一天敵,女人養顏,必先養心!
而且,不光要“夏養心”,冬季養心也很重要——冬季天氣陰郁,晝短夜長,人在昏暗的環境中待的時間長,與睡眠有關的體內水平就高,特別容易情緒沮喪
——所以冬季抑郁癥高發,而且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
你想啊,心情都抑郁了,容顏還能好嗎?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入冬后,女人養顏,當以養心為先!
內關穴最早見于《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通于任脈,會于陰維,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內”,內外之內,“關”,關隘,意為內關穴在前臂內側要處,猶如關隘。
俗話說“心胸內關謀”,內關穴的妙用就在于能打開人體內在的機關(相當于打開內心的結),具有益心氣、寬胸膈的功效。
我們都知道“心主喜”,心之喜樂由心包代為行使,而內關為心包經之絡穴,與陰維脈相通,與五臟相關聯,因此,內關穴有疏通、聯絡五臟的作用。如果把郁結在心里的負面情緒比作淤泥,內關穴就起到導流的作用,可以“氣沖病灶”,化解抑郁,讓心態平和。
所以,經常艾灸內關穴,可以益心安神、寬胸理氣、調心養心,讓心氣心血充足,這才是養顏秘訣。畢竟,再名貴的化妝品也只是流于表面的涂涂抹抹。艾灸加盟開店創業選愛灸堂
為什么女人一到更年期,就會迅速衰老?
——因為她們“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就是說,女人到了這個年紀,基本臨近絕經期,腎氣虛衰、精血不足、臟腑失調、雌分泌減少,身體狀態明顯下滑,就會隨之出現心情煩躁、經量減少、陰道干澀、面色萎黃等衰老癥狀。
“腎虛”是中醫認為的最容易致衰的因素。在中醫里,腎為先天之本,它涵蓋了現代醫學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等機體調節系統,與衰老密切相關。
現代女性工作壓力大,經常用腦過度,中醫講“腎藏精,精生髓,腦為髓之海”,
所以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是導致腎精虛衰的“元兇”,這也是很多姐妹明明才30多歲,就出現早衰癥狀的原因之一。
當前已經進入冬季,樹木枯萎,動物蟄伏,這是將生機潛藏起來,減少消耗,以保存生命能量。所以,自然界在冬季的特征就在于:藏。
而一年四季循環往復的過程與人體五臟相對應(肝主生、心主長、肺主收、腎主藏),因此冬季是補腎的季節,此時補腎順天應時,不但養身,還能養顏。
如今,只要提到補腎,估計多數人都會直接聯想到六味地黃丸。
客觀來說,六味地黃丸的確有滋陰補腎的作用,但是腎虛之人基本都有脾虛的毛病(比如食欲不振、腹痛腹脹、大便清稀等),這些人就不適合用六味地黃丸
——因為里面的地黃是滋膩的東西,會導致食欲更差、大便更稀。
尤其女性,一般都是腎虛脾虛同時在線,所以不建議不分青紅皂白,把補腎都寄托在六味地黃丸身上。
其實,我們每個人腿上都有一味“六味地黃丸”——復溜穴,它不但能補腎,更被譽為女人的“養顏穴”。
“復溜”是讓水液重新流動起來的意思,能疏通腎經,有效祛除瘀血和痰濕,其主要功能是補腎滋陰、利水消腫,改善整個腎功能,解除腎功能失常所產生的各種癥狀。
腎功能失常往往直接造成人體水液代謝失常,進而出現水腫腹脹等癥狀,人們常誤認為這是膀胱經出了問題,其實這種情況必須先艾灸復溜穴,讓停留下來的瘀血、痰濕重新流動起來,才能排出體外。
也就是說,說到補腎,艾灸復溜穴必須放在第一步,這是在打基礎,做準備工作。
復溜穴灸透了,腎經氣血就能由此向上匯聚,就能滋陰補腎。
不光腰膝酸軟、潮熱盜汗、煩躁不安等腎陰虧虛的癥狀會逐步消失,皮膚也會因為陰液得到補充而水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