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店怎樣定價就會有好的市場呢?3~5元/杯的價格大眾消費心理!
創業之路:
定價低 與連鎖店合作
2001年時,就讀于大學2年級的徐勝廣開始有創業的念頭,并馬上付諸于行動。他先是經營文具批發,后來又在某新開的商場經營飾品經營,還開過家教班,但結果因為合伙人解散或財務問題而以失敗告終。3個月前在員村家樂福開設的流行飲品店是他的第五次創業。
在開店前,精明的徐勝廣做了完全的準備,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他發現,消費者購買飲品時的習慣是大多數能接受5元/杯的價格,如果高于5元/杯,購買上較為猶豫。而其他飲品企業能夠發展擴大的,單價定位均不很過5元/杯。因此,他心中有了打算,流行飲品不需要過高定位,3~5元/杯的價格大眾消費心理。
雖然他使用的進口原醬在當地價格不高,但加上運費和其他費用,成本翻了幾倍,每桶達1200元左右。不過他算了一筆賬,以1:7的比例兌冰后可制成400杯飲品,按每杯5元的價格算,一桶原醬的毛利為800元左右,還是有頭。
與手機連鎖店合作
他選定了員村作為自己的個試點,是因為他認為以走量為主的商品更關注的是人流,而不是消費層次。于是,在3個月前,他在家樂福廣場開始經營。由于在盛夏推出,馬上受到周邊大眾的歡迎,每個月的銷售額高達30000元左右,增加腰包不瘦為12000元左右。
徐勝廣并不滿意這樣的結果,他希望嘗試更小成本的經營推廣。他先與棠東的一個手機店合作,在門口擺放小推車,每個月支出500元左右的合租租金。雖然品種單一,但每天銷售額也可達150—200元,每個月有數千元的腰包不瘦。之后,他又與某涼茶連鎖店合作,希望把這種小本經營推廣到廣州數百家分店中。
由于飲品生意有很強的季節性,因此大多數商家都要用一年的經營來計算總**。徐勝廣做好準備,決定在鋪開店面時引入熱飲,來平衡一年的總腰包不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