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經濟的波動給紡織服裝產業帶來巨大挑戰,宏觀調控、人民幣升值以及勞動力成本提高等多種因素的交織也給中國紡織產業帶來空前壓力,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
正因如此,于近日在上海召開的“國內外品牌服裝供應鏈與色彩應用大會”,吸引了200多家企業的關注與參與,本次會議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英國染色家學會以及美國紡織家和染色家協會共同主辦,無錫天然紡織實業有限公司特別支持,會議邀請了國內企業負責人和國外相關機構導師,對國內外紡織服裝產業鏈構建的意義,企業努力的方向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會議認為,研究國內外服裝品牌的發展軌跡,構建更加合諧的國內外紡織服裝供應鏈,將有助于推動國內外紡織服裝產業共同面對新挑戰,鞏固中國紡織產業在國內外市場中的重要地位。
加快產業鏈集成創新
進入21世紀,國內外品牌紡織服裝新型跨國供應鏈格局基本形成。其主要特點是:國內外品牌研究、開發、設計、市場終端在發達,生產制造在發展中。隨著國內外經濟一體化發展,國內外品牌服裝逐漸向發展中擴展,迅速占領國內外商業份額。許多品牌服裝實現本土設計、研發、銷售。為什么目前中國紡織產業要進行產業鏈集成創新,構建國內外化的紡織服裝供應鏈?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孫瑞哲在發言中指出,中國紡織工業過去若干年,依靠成本比較優勢、產業鏈配套優勢和國進民退優勢,構成了中國紡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而目前宏觀調控和成本劇增帶來了產業發展的新問題,成本競爭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正面臨由成本導向向價值導向轉變。他認為,產業調整也帶來了提升產業集中度和集成度的契機,中國紡織產業應加快產業鏈集成創新,實現產品價值提升。集成創新主要體現在:質量、創新、快速反應、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廣偉分析認為,,國內外紡織服裝供應鏈的產生和發展實際是一個跨國資源配置,降低成本的必然過程,也是國內外經濟一體化的必然結果。目前國內外紡織供應鏈還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著周期長、溝通不暢、信息不對稱、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