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三聯書店 | 所屬行業:教育-軟件書籍 | 成立時間:1948年 |
公司名稱: | 企業類型: | 注冊資金: |
公司地址:中國北京美術館東街22號 | 合作模式: | |
產品/服務:書店 |
三聯書店,全稱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它的前身是三十年代在上海創立的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和新知書店。1948年三店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1年并入人民出版社,1986年恢復獨立建制,2002年加入中國出版集團。在不同的時期,三聯書店都發揮著積很的作用,以其優良的歷史傳統和強烈的人文精神,走過幾十年的風雨歷程。
生活書店成立于1932年7月,創辦人是鄒韜奮、胡愈之、徐伯昕等,前身是創辦于1925年的《生活》周刊。讀書出版社成立于1936年,創辦人是李公樸、艾思奇、黃洛峰等,前身是1934年創刊的《讀書生活》半月刊,1937年更名為讀書生活出版社。新知書店成立于1935年,創辦人是錢俊瑞、徐雪寒、華應申等,前身是《中國農村》月刊。作為三聯書店前身的三家書店,在三四十年代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各自都有著光榮的歷史。
從1928年6月《生活》周刊社開始出版圖書,至1948年10月三店正式合并為止,三店共出版圖書2000余種,先后共編輯出版期刊約50種。這些書刊宣傳愛國進步思想,引導讀者追求真理,被大眾廣泛接受,在中國民主革命時期產生過巨大影響。同時,三店先后在上海、漢口、廣州、西安、香港等地開辦過百余家分店。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重慶的生活、讀書、新知三店合并,“這種合并,不是結束,而是團結;不是退守,而是前進;不是衰老,而是新生;不是縮小,而是發展”。1948年10月三家書店全面合并,在香港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管理處。1949年3月,總管理處遷至北京。
2002年三聯書店加入中國出版集團。近年來,三聯書店面對閱讀環境的新變化,延續“各層次新銳創新”的策略,進一步開發新的增長點。
在學術方面,三聯堅持深刻而獨到的思想性和前瞻性,并進一步加強西方學術思想的細讀詮釋和辨析梳理,出版了“西學源流”系列和“劍橋哲學指針(英文版)”系列。同時,加強原創學術著作出版,組織出版了一批在各學科專職堪稱領軍人物的學者如汪暉、陳來、李少、茅海建等的力作。
中層讀物上,新版“新知文庫”以生動的敘述形式介紹近年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方面新的知識成果,使讀者在愉悅的閱讀中獲取新知,開闊視野,領悟和體會隱藏其中的理性精神和科學規律。《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是三聯書店在大眾讀物上的一個全新嘗試。澳大利亞Lonely Planet公司是一家聞名國內外的旅游出版機構,其很越商業的文化出版理念——激發旅行者自助走向國內外,把旅行者帶向更遠、更高、更深、更廣的天地——與三聯書店始終堅持人文關懷的出版理念不謀而合。
在期刊出版方面,突出兩個重點:一是積很創造條件扶持《三聯生活周刊》的發展,使其成為中國有影響力的周刊;二是努力提高《愛樂》和《競爭力》的質量,使《愛樂》成為古典音樂文化的品牌,《競爭力》成為特色鮮明的財經期刊。
暫無資料!
1.尋找項目在渠道網根據意向多維度篩選符合自己的創業好項目
2.留言咨詢通過在線咨詢、網上留言等方式向總部初步了解項目信息
3.上門考察到總部進行項目考察參觀門店、確認項目提交申請
4.合作洽談總部與投資者進行考察確認以及合作相關事宜進行洽談
5.簽約成功雙方確認考察及審核結果無爭議,正式簽訂合同